为强化校友纽带作用,充分发挥优秀校友的模范引领作用。5月8日,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于建筑馆301会议室举办优秀校友交流座谈会。1992届校友、上海经纬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魏轶侃,1993届校友、重庆大学建筑与城规副教授陈纲,2013届校友、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张安晓等建筑学专业12名优秀校友,学院全体领导班子成员、学院退休教师郝赤彪教授、王润生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参加本次交流会。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吕楠主持。

吕楠向各位教师、校友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,对大家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学院的发展表示衷心的感谢。简要介绍了学院近年来取得的办学成果和发展建设成就,她表示,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建院人的努力奋斗和积极奉献,希望各位老教师、校友今后继续关心、关注学院的发展,为学院的发展献计献策。
郝赤彪以深厚学术积淀与前瞻性视野,围绕建筑学专业转型、人才培养模式革新以及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发表了深刻见解。他指出,人工智能不仅是技术工具的革命,更是建筑学科价值重塑的契机,应将其深度嵌入城市更新、绿色低碳、遗产保护等专业领域,进而引领行业范式变革。希望校友们继续支持学院发展,以资源共享、项目合作、技术反哺等多种形式形成合力,共同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,为学科发展注入活力。
各校友代表纷纷表达了对老师和母校的感激之情,并对学院近年来在教学环境、设施设备、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。陈纲立足自身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,分析了建筑学专业教育的多维价值,他强调建筑学是一门融合艺术、技术、人文的综合性学科,能提升学生的空间思维和跨领域协调能力,进一步强化“实践赋能”理念,以校企协同为纽带搭建多元化实践平台,通过真实项目介入、产学研联合课题等形式,让学生在实习实训中直面行业痛点,从而打通从理论积淀到职业胜任力的关键链路,助力学生在专业深耕中实现自我价值与行业贡献的双向提升。
交流中,校友们畅叙同窗师生旧事,分享离校后的人生旅程,无论是事业成功的高光时刻,还是创业途中的困境险阻,亦或是教育领域的默默耕耘。这些故事既是对母校教育的真挚回馈,也是对彼此间情谊的深刻延续。最后,校友们纷纷表示,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母校的发展,积极参与学院的建设,为学院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贡献力量。
交流会后,校友们一同参观了学生作品展、优秀毕业生展等展陈。

学院高度重视校友工作,为校友们搭建更多交流合作的平台。此次优秀校友返校活动,不仅加深了校友与学院之间的情谊,也为学院的发展注入了新思路、新活力。下一步,学院将持续加强与校友的密切联系,积极拓展校友资源,与广大校友携手开拓进取、凝聚力量、同频共振,共同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。(撰稿:王文卿;审核:吕楠、王中帅)
